当前位置:首页>最新动态>最优新闻

清明节 不可不知的礼仪与禁忌 发布时间:2016-04-07 

清明节,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,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,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。然而约80%的青年人不知道清明节扫墓的来历,也忽略了清明节的礼仪禁忌。清明节的起源是什么?为何又融入了寒食节和上巳节的习俗?当今社会我们该如何文明祭拜?在3月31晚南校图书馆二楼多功能报告厅举办的《清明节礼仪与中国文化》的讲座中,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毛国民教授引导在场的师生,打开历史的尘封,回溯清明节的源头,以探究竟。

民间素有“清明前后,种瓜种豆”与“植树造林,莫过清明”的农谚,节气本身没有什么特殊的节俗活动,但作为二十四节气其中之一的清明节,为何又成为了一个重要节日,并有扫墓祭祖和踏青郊游等习俗呢?毛国民教授认为,清明节的这些节日内容主要来源于寒食节和上巳节。三节有不同的习俗,寒食节为纪念介子推,以寄托哀思、感恩纪念;上巳节为纪念黄帝,通过踏青、沐浴来祈福消灾、调整心理、催护新生。直至宋元时期才演变成现在的状态。且儒家“根文化”也借此寄托哀思,以表达对祖先的崇拜感和感恩之心。

然而不少人对清明节的礼仪和禁忌知之甚少。在清明节期间发送祝福短信、烧阴间结婚证、请人代扫墓……这类不恰当的礼仪行为和祭拜方式随处可见。

“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。”清明,不仅是晋人介之推的忌日,也是民间祭祖扫墓的日子。每当清明来临,总是细雨蒙蒙,似乎表达上天对逝去故人的悲鸣与哀思,引来世人对失去至亲至爱的无边无际的追忆,在清明祭祀应当遵循何种礼仪呢?毛国民指出,传统儒家有“事死如事生”的思想,扫墓之前最好禁食,以示对先人的尊重。扫墓者宜着深色衣服,并衣着整齐,神情庄严肃穆为妥。扫墓时不可跨过坟墓及供品,大声喧哗、嘻笑怒骂,污言秽语,乱跑乱碰,随处小便,这样是对自己的先人不尊敬。在清明节忌讳探视朋友亲人。

“梨花风起正清明,游子寻春半出城。”清明还是世人结伴出游、野外寻春的时节。古人,对清明节不仅注进了厚重孝道的传统习俗,还加入了踏青赏春的浪漫元素,如插柳、射柳、戴柳、蹴球、赏花、斗鸡、馈宴、咏诗、荡秋千、放风筝等习俗。

在讲座的最后毛国民还对学生提出的微信扫墓是否合适做出了评价,微信扫墓这种行为仍值得争议。清明节祭拜祖先是对先人的追思与感恩,如果远离故土不能及时回去,这种方法是可行的。但请人拜祭是不可以的。他指出孝不是外在的形式,而是一种内在的情感,希望大家能够将清明节的文化传承下去。

报名热线:0731-85362377

长沙赛肯德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2008-2010 All Rights Reserved

湘ICP备19025164号 技术支持:长沙泽帆网络